扎赉诺尔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市以东、海拉尔市以西。从1927年开始,在扎赉诺尔的地下陆续发掘出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1933年,顾振权首先发现了一个人头骨,日本古人类家远藤隆次将其命名为“扎赉诺尔人”。1943年日本考古学家嘉纳金小郎发现了第二号人头骨,1944年我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又发现了第三号人头骨。1973年以后,又连续发现了12个人头骨和完整的猛犸象骨架等。同时还发现了箭头、圆头刮削器、石叶、石片、石核,以及野牛、马、鹿、羚羊等化石。经科学测定,距今约1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在这一带劳动、生息、繁衍。但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发掘时的地层混乱,具体年代尚待进一步研究,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经过对扎赉诺尔人头像的复原,我们可以大略地窥见他们头部的形态:颧骨突出,门齿呈铲状,眉弓粗壮…这是典型的原始黄种人的特征。原始扎赉诺尔人在石器的制造和加工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已具有较高的劳动技巧和活动能力。他们改善了打击、琢刻、压削和修理石器的方法,因而制造出的石器更加多样,更加精细美观,对称均匀,锋利适用。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已学会制造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在木棒上装上石矛头而制成的矛,装上木棒的鱼叉,装上木柄的石斧,等等。他们尤其善于把精制的石片嵌入骨柄中,制成带骨柄的刀或锯,适于剥削兽皮或树皮。他们懂得利用骨针和骨锥,把兽皮缝制成衣服,不再完全赤身裸体了。制陶术的发明,是扎赉诺尔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他们把一团粘土做成陶坯,然后再用火烧制成陶器。陶器的出现便于储存液体,并且使他们有了煮熟食物的器具,是他们生活中一大进步。扎赉诺尔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许多学者都认为,细石器文化起源于贝加尔湖边,由于天气变冷而向南传播,因此扎赉诺尔人是从贝加尔湖边迁移来的。但也有不少学者对此种说法持怀疑和否定态度,他们认为扎赉诺尔人是从我国南方迁移去的。究竟孰是孰非?
AI智能摘要
扎赉诺尔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和海拉尔之间,自1927年起发现多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33年顾振权首次发现人头骨,被命名为“扎赉诺尔人”。1973年后又连续发现12个人头骨及猛犸象骨架等遗物,并出土多种石器及动物化石。科学测定显示,约11000年前已有类人在此生存。学者对其年代归属有分歧,有人认为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对头像的复原表明,他们是典型的原始黄种人,石器制作技术先进,且已掌握复合工具和制陶技术。关于扎赉诺尔人的起源,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来自贝加尔湖边,另一种则认为源自中国南方。
— 此摘要由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