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摘要
1971年,一组洞穴学家在意大利亚平宁山脉的安科纳弗拉沙西峡谷发现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地下穴室和走廊,全长13千米,是本世纪重要的洞穴学发现之一。洞内遍布石笋、钟乳石和巨型石灰岩柱,如“巨人柱”和“尼亚加拉瀑布”等自然奇观,形成于百余万年的地质侵蚀。该地区由森蒂诺河冲刷形成,石壁两侧分布多个洞穴,其中“教堂穴”内建有11世纪和1828年的教堂。这些洞穴因地质科研价值和自然美景而闻名世界。
— 此摘要由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在1971年,一批洞穴学家在意大利安科纳弗拉沙西峡谷一带探索,不料在亚平宁山脉下面找到一连串规模宏大的地下穴室和走廊,全长13千米,为本世纪洞穴学上一大发现。他们手持光线微弱的手电筒,沿曲折的地下长廊摸索前进,涉水走过一个个深及膝盖的清水池和泥浆潭,只见石笋林立,像一根根华丽的水晶柱。再往前进,又湿又冷的洞穴网错综复杂,恍如大理石的巨型石柱使人眼花缭乱,好像冰雪覆盖的精美石帘叫人目不暇接。百多万年侵蚀造成的奇景,一一展现眼前。深渊旁屹立一巨人柱,那是一根巨大的石灰岩柱,表面凹凸不平,蚀刻很深。“巨人柱”对面是“尼亚加拉瀑布”,钟乳石重重垂挂,果真叫人想到飞珠溅玉、水声如雷的尼亚加拉瀑布。更深处的“蜡烛穴”内,石笋从浅水池面冒出,闪闪发亮。这一奇异的景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奇特的洞穴安科纳弗拉沙西峡谷两边峭壁陡立,蜿蜒近3.2千米,由湍急的森蒂诺河冲刷而成。森蒂诺河是伊西诺河的支流。伊西诺河发源自亚平宁山脉,往东北流入亚得里亚海。弗拉沙西峡谷两边的绝壁都是石灰岩,满布洞穴。其中“教堂穴”内,建有奉献给弗拉沙西圣玛丽亚的11世纪小教堂,以及教皇利奥十二世1828年下令建造的八角形教堂。发现弗拉沙西洞穴的地下奇景后,寂静的安科纳顿时变得举世闻名。这些洞穴以地质学研究价值和奇幻美景饮誉于世。这里环境特殊,温度稳定,湿度高,虽然缺乏阳光,食物稀少,但是扁虫、千足虫、瞎眼的地洞蝾螈和螯虾等大量繁衍。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这地方也太震撼了吧!水晶石笋简直像童话世界!
1971年发现居然现在才知道,感觉错过了一个亿啊😭
不晚不晚,现在知道也来得及去参观呀!
现在去正好啊,说不定还能发现新洞穴呢
那个’蜡烛穴’的描述太美了,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确实超级美!我去过,蜡烛穴的水面倒映特别梦幻
哈哈,感觉像在玩现实版的地下城探险游戏
比游戏刺激多了,这可是真家伙!记得带够装备
这地方让我想起了《地心历险记》,没想到现实中真有这么神奇的地下世界
想知道那个教堂穴里的教堂还在不在,好想去打卡
查了下资料,那个小教堂现在还在呢,好像还能参观
谁能告诉我这些石笋要多少年才能长成这样?太神奇了!
文笔真好,看得我都想去探险了👍
同感!看完后已经在查意大利机票了
有没有人注意到那些瞎眼的地洞蝾螈?在这种环境下进化也太厉害了
这地方拍照肯定超好看,就是不知道让不让打光
可以打光的,但是要申请许可,而且只能用专业设备
看到这些照片我就腿软了,恐高症患者伤不起啊
那个石灰岩柱的照片能不能发个特写?想看看细节
这些地下生物能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真是生命的奇迹
这地方夏天去应该特别凉快吧?
据说里面恒温16度左右,确实是避暑胜地
作为地质爱好者表示,这种石灰岩地貌在我国南方也很常见
照片拍得真好,光线处理得很到位
有没有组团去的?求拼车!
有没有组团去探险的?我一个人不敢下😂
这些石笋的形成过程想想就觉得神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
对比现在的网红景点,这种纯自然奇观更让人震撼
那些地下生物怎么活下来的?太不可思议了
看完想去,但看到要涉水又有点怂了…
这地方适合拍科幻片!导演们快来看看
《星际穿越》里的冰星球场景完全可以在这里取景啊!
描述得身临其境,仿佛能听到水滴声
这地方的生物进化真是太神奇了,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还能生存
100多万年才形成的奇观啊,感觉站在巨人柱下面一定很震撼!
想去打卡,但是看到要涉水又有点害怕😅